今天的年轻人好像不投身创业大潮都忒对不起自己,尤其马云那句话影响深远,“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成功了呢”,但左右创业成败的因素很多,能力、机遇、运气、人脉缺一不可,也许换一个时机,马云就在肯德基一直干下去了。 但后来大家都学聪明了,什么摩尔定律啊,不靠硬件盈利啊等等这些竞争手段别人马上就学会了,反过来和你竞争,小米现在的优势就大大缩小了,小米估值承受的压力也特别大,到2015年雷军已经不准再说小米是第一了,也不再公布货量数据,小米转而去做MIX这样高附加值的概念手机,想重新去夺取技术优势,也就是变相回到了当初那个“为XX而生”的细分市场。 特别是在2013年2014年锦上添花的那些人离开之后,雷军对于老同志老班底的信赖,一定有增无减。
这种矛盾,就会导致众筹股东之间产生沟通分歧和内耗。1985年,王功权酝酿了2个月,写出一篇气势磅礴的《论分配与马克思先生商榷》。这个个人天使和个人股东尤其重要。
“当渠道溢价和流量红利消失的时候,只有通过产品、用户跟商户连接,才会寻找出新的商业模式。 在这种前提下,创业的定义,被局限到「全力以赴,直到完全占领整个市场」。
姚剑军指出,整个福建在厦门被聚焦,厦门有这样的地域性优势。可人家毕竟只是我朋友,不是我爸,也不是我干爹,总有一天要还的。